一周市场回顾
强势板块回调,A股与海外市场“共振”
上周A股市场呈震荡格局,主要指数中,上证指数下跌0.17%,上证50指数下跌0.10%,沪深300下跌0.44%,中证500下跌0.62%,创业板指下跌2.07%。
行业方面,上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有15个行业上涨,汽车(2.69%)、石油石化(2.18%)、交通运输(2.02%)、有色金属(1.78%),非银金融(1.69%)表现靠前,传媒(-5.21%)、电力设备(-3.01%)、国防军工(-2.42%)、通信(-2.42%)、计算机(-2.31%)等表现靠后。
海外方面,近期鲍威尔的鹰派表态和美国相关经济数据超预期驱动美债利率大幅上行、破年内新高,拖累全球风险偏好,海外市场上周普遍下跌。
一周热点回顾
10年美债利率破4%,美联储加息预期再升温
上周四,被誉为“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大关,刷新四个月来高位,日内升约10个基点。
美债走高的原因而言,一方面,美联储持续释放鹰派信号。近期鲍威尔在欧央行Sintra论坛上再次强化今年有必要再加息两次的预期;此后6月FOMC会议纪要显示,由于通胀过高以及劳动市场仍紧,绝大多数联储委员认为还有进一步紧缩的空间。
另一方面,美国经济基本面出现再加速迹象。美国6月份私营部门新增就业数据和服务业景气指数显著好于预期,7月6日ADP公布就业数据,新增非农就业49.7万,远高于预期22.5万和前值27.8万,创去年2月以来的最大月增幅;美国6月份服务业景气指数为53.9,显著好于市场预期的50.8和5月份的50.3。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再度站上4%,导致市场对美联储鹰派预期陡升,拖累全球风险偏好,海外市场上周普遍下跌。后续可观察美国6月CPI读数,或为美联储减缓加息提供空间。
6月财新PMI扩张减缓,关注后续政策落地
7月3日公布的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50.5,继续保持在50.0荣枯线上方,显示制造业景气度连续两个月有所改善,但扩张力度减弱。
7月5日公布的财新中国通用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服务业PMI)为53.9,较前月回落3.2个百分点,已经连续六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两大行业景气度回落,拖累当月财新中国综合PMI下降3.1个百分点至52.5,显示企业生产经营仍延续扩张态势但动能放缓,但企业在6月继续增加用工,就业连续第5个月高于荣枯线,且增速为3个月来最强劲;企业信心在5个月来也首次出现回升,6月服务业经营预期指数维持荣枯线上,较5月有逾一个百分点的上升。
7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做好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李强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关键期,要注重打好政策“组合拳”,围绕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等,及时出台、抓紧实施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后续可关注宏观政策落地。
一周资金追踪
市场震荡成交趋缓,外资大举买入汽车板块超25亿
交易活跃度方面,上周仅周一单日成交突破万亿,后续单日成交额逐渐走低,上周日均成交额为8899.67万元,较前一周下降1%。
资金方面,北向资金(外资)上周净流出,南向资金净流入。具体来看,北向资金(外资)上周净流出91.60亿元,沪股通净流出51.58亿,深股通净流出40.02亿。南向赴港资金(内资)上周净流入67.05亿港元,其中沪市港股通净流入21.57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流入45.48亿港元。
行业方面,外资净流入的板块包括汽车、通信、交通运输、煤炭、环保等,其中汽车的净流入为25.14亿,净流出的板块包括食品饮料、医药生物、银行、电子、建筑材料等,其中食品饮料的净流出为37.62亿。
市场估值分位数
估值方面,截至7月7日,沪深300指数PE估值为11.65倍,处于上市以来24.2%分位,中证800指数PE估值为12.95倍,处于上市以来27.78%分位;风险溢价而言,沪深300指数风险溢价为5.95%,处在近5年以来86.67%的分位水平;中证800指数风险溢价5.08%,处在近5年以来84.17%的分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