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市场回顾

节前A股放量大涨,节假期间港股领跑全球

 

节前政策暖风带动市场情绪走高,A股放量上涨,单日成交额一度回到8千亿元以上,9月30日成交额突破1.7万亿元。

 

9月23日至9月30日,节前共6个交易日,主要宽基指数悉数收涨,其中上证指数上涨21.91%,深证成指上涨30.40%,上证50上涨23.38%,沪深300上涨25.52%,创业板指上涨41.55%,科创50指数上涨34.55%。

 

行业方面,申万31个一级行业全部收涨,美容护理(41.20%)、食品饮料(36.53%)、非银金融(35.78%)、计算机(33.33%)、房地产(31.24%)表现靠前;公用事业(15.14%)、银行(16.24%)、石油石化(17.26%)、家用电器(18.66%)、交通运输(19.64%)等表现靠后。

 

海外方面,节前美国公布的8月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长2.2%,低于预期的2.3%,核心PCE环比上涨0.1%,低于预期的0.2%,通胀压力暂缓,市场预期11月美联储降息50BP的概率有所上升。国庆节假日期间,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偏强,其中新增非农就业大幅回升至25.4万,大幅超过预期的15万,失业率也进一步下行至4.1%,其他经济和就业数据同样整体改善,市场降息预期回落,全球股市整体震荡。但是,受国内预期改善提振,在A股节日休市期间,恒生指数累计上涨9.3%,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超13%,表现亮眼。

 1-1.png

一周热点回顾

9月制造业PMI回升,政策利好密集落地

9月3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较上月回升0.7个百分点至49.8%,制造业景气度回升,但仍处于荣枯线下方。

 

具体来看,供需均有所回暖,生产端修复强于需求端。其中生产指数为51.2%,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以上;新订单指数为49.9%,比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创5个月新高;新出口订单则回落1.2个百分点至47.5%,为3月以来最低水平。

 

非制造业方面,9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落。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上升0.1个百分点至50.7%,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下降0.3个百分点至49.9%。

 

政策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一系列措施促进经济回升向好。中共中央政治局罕见加开以经济形势为主题的政治局会议,释放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形成政策合力的鲜明信号。值得注意的是,会议首次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往后看,一系列政策效果将逐步释放,提振市场恢复信心。

 

美联储降息预期回落,港股今年领涨全球

国庆节期间,海外方面,美国非农数据超预期强劲打压降息预期。数据显示,9月美国非农就业人口增加25.4万人,远超预期的15万人。8月数据从14.2万人上修至15.9万人,7月就业数据则上修5.5万人至14.4万人,也即8月和7月的就业合计上修7.2万人。

 

由于近期经济超预期回暖,美联储官员表态也整体偏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如果经济走势符合预期,预计美联储起码在今年其余两次议息会议上一次降息幅度会是25个基点。

 

从市场表现来看,受美国经济数据偏强影响,节假期间全球股市整体震荡,美股三大股指小幅收跌,10年期美债利率再度上行;但受国内预期改善提振,港股表现突出,恒生指数在假期期间上涨9.3%,年初至今上涨35.5%,成为今年全球主要市场表现最好的股票指数。

 

指数估值分位数

 1-2.png

节前A股大幅上涨,主要指数均以两位数收涨,截至9月底,除中证1000指数外,其余指数年内收益均已回正,沪深300指数年内表现最为强势。随着这一波强势上涨,各指数估值集体扩张,从近十年角度来看,相较于债券资产的风险溢价也有所下降。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承诺,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我国股市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证券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