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jpg

小博说

2021年4月,比尔·盖茨的新书《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How To Avoid A Climate Disaster)在国内出版上市。

 

比尔·盖茨花了十年时间来调研气候变化的成因和影响。

 

为什么这个问题这么重要?

 

日前,围绕构建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第一财经举办了 “2021年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论坛”。在资本支持“碳中和”圆桌讨论中,博道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副总监、基金投资部总经理张迎军对此议题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擅长自上而下的张迎军认为,这在未来10年到20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新能源产业链则是碳中和最为重要的一个受益行业。

 

“站在碳中和的背景之下来看待整个新能源产业,和纯粹以产业的视角来看,得出的结论会有比较大的差别。

 

如果今天市场对新能源产业的认知还仅仅停留在行业供给格局和过程,那还不够深入。”

 

如果你也纠结于近些年涨了不少的新能源板块,或者对于碳中和还不太看得清楚,不妨听听这位从业21年、投资经验17年的宝藏老将的最新观点。

 

以下,祝有所得~


张迎军

4-2.jpg经济学硕士。21年证券基金从业经历,4年研究、17年投资管理经验。现为博道基金研究副总监兼公募基金投资部总经理,博道“嘉”系列产品的基金经理。

 

历任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部研究员,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组合管理部组合经理、太平洋保险集团投资经理,交银施罗德基金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权益部副总经理,交银施罗德基金投资部副总监。

 

圆桌实录

 

Q1

ESG成为全球投资浪潮,同时全球交易所特别是中国的媒体以及主要监管机构越来越重视投资方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您和您所在的各个机构是怎么看待这件事情的?

 

张迎军:大家好,我是来自博道基金的张迎军,博道基金是一家私转公的公募基金公司,也是自然人发起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我们经过三年多的发展,截止二季度末,权益类资产规模接近200亿,产品业绩也可圈可点。

 

业绩背后其实跟我们的投资理念紧密相关:我们提倡与优秀同行,注重企业的长期价值,而这个大的投资理念实际上跟ESG理念是非常吻合的。

 

我们知道,ESG投资理念是引导我们从关注企业经营财务的视角转到关注企业长期机制和可持续发展,在现在的投资活动中,我们越来越关注ESG所推崇的一些理念:

 

比如说我们所关注的重要互联网公司,过去可能更多是关注成长性、关注它给整个经济活动带来的效率提升,关注它给生活带来的便利等等。

 

ESG理念指导之下,我们还会关注这些公司所产生的外部性,所带来的资本跟人力之间的平衡问题等等。

 

所以我个人认为,在今天的中国资本市场,ESG盛行有它的合理性,在我们未来的投资中,运用ESG的投资理念也大概率会取得相对不错的业绩。

 

Q2

能不能就碳交易特别是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的碳交易细分领域谈谈我们的实践?

 

张迎军:随着碳交易的落地,中国的资本市场正式进入碳中和的周期。

 

碳中和的提出其实是跟气侯问题紧密相关的,我个人认为,市场目前对气候问题的严重性的认识是不足的,但这个问题实际上在全球是引起高度关注的。

 

比尔盖茨在他今年出版一本畅销书《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里也给出了警示,这些警示是震耳欲聋的。

 

比如,如果人类碳排放不归零,那么人类所拥有的一切将随时归零。

 

如果人类的碳排放按照现在的规模继续下去,可能到2100年气候灾难带来的损失将5倍于新冠。

 

这本书里面用了非常多的数据来支撑他的结论,我相信,比尔盖茨的判断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碳中和正在从科学认知到政治共识的过程。

 

我们知道,从《哥本哈根协议》到《京都议定书》到《巴黎气候协议》,都是发展中国家跟发达国家之间关于碳排放分配权讨价还价的过程。

 

实际上如果真正严格实施碳排放、碳达峰的话,有相当多后起国家就没有工业化再升级的可能性或者技术路径,所幸的是我们正好搭上了这个末班车。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看到,今天论坛的主办方也把碳中和并列提到ESG之上的高度。以前E是环境问题,气候可能是在环境问题中的一个问题,而今天,它被放到了跟ESG共同的高度,我个人觉得这也是代表这个社会对气候问题、对碳中和话题的认知程度的提高。

 

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

 

一个国家的货币应该是对标一种稀缺的资源,比如说在以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跟黄金挂钩,所以叫美金,后来美元跟黄金脱钩之后,美国利用它的全球影响力把美元和石油进行强制性挂钩,就出现了石油美元,美元成为全球的储备货币,而这给美国带来了无尽的好处。

 

随着全球都加入双碳协议之后,碳排放权就会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所以,在华尔街很早就提出了碳货币的概念,从某个角度来说,碳货币以后可能是更高级的一种经济利益的体现。

 

我个人认为,碳达峰和碳中和有非常重要的经济和政策利益,在这个框架下我们可以去看碳排放的几个主要途径:

 

第一,制造环节;

第二,发电环节;

第三,农业;

第四,交通。

 

在目前技术进步和商业落地的环节中,我们只是在前两个环节里找到了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用光伏和风电替代化石能源,把汽车的动力从化石能源转化成电力化的过程,而这只是减排中的一部分或者说一小部分。

 

全球2018年碳排放数量级在500亿吨左右,中国排放量在100亿吨左右,碳达峰的峰值可能在105-110吨左右。碳中和是提出到2060年,要把一年中排放的100多亿吨二氧化碳全部中和掉,实际上这是非常大的挑战。

 

今天光伏装机量仅仅占到整个发电量中的10%,如果没有找到比光伏更好的发电方式,那么我们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是有很大挑战的。

 

所以,今天资本市场对这个的反应我个人认为是非常及时和正确的。

 

2021A股市场最热门的板块就是新能源产业链,包括新能源汽车和光伏,从终端的角度来说,这两个板块的快速上涨跟它们的行业数据紧密相关。

 

但是,站在碳中和的背景之下来看待整个新能源产业,和纯粹以产业的视角来看,得出的结论会有比较大的差别。

 

如果对新能源产业的认知还仅仅停留在行业供给格局和过程,那还不够深入。可能在更长期视角的机构投资者眼中,他们看到了更长期的行业发展空间和更长期的生长周期。

 

所以,今天这两个板块虽然看起来是简单制造业的基本商业模式,但是不少公司的估值在不停地挑战一些传统思维,或者说是对碳中和认知相对不足的投资人的上限。

 

碳中和这个概念和政策的落地会给资本市场带来非常巨大的机会,当然也会有挑战,在中国的经济结构中有非常多高碳行业和领域,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如何应对挑战,也是目前上市公司存在的一些潜在投资风险。

 

Q3

最后来讲下干货,接下来这个时间点到今年年底看好的方向或者投资的思路是什么?

 

张迎军:投资很难按照年度划分机会和风险,我个人更习惯从长周期的视角评判风险和机会。

 

现阶段整个市场总体上热门赛道处于高估值的状态,而且估值分化很大,在这样的市场应该如何把握投资机会?

 

我个人是有以下三个基本思路:

 

第一,赚认知偏差的钱。实际上市场永远存在认知偏差,特别是在一些长期趋势上存在严重的偏差。

 

过去比如说在白酒、医疗服务这些领域中长达十年的牛股上,都是市场认知逐渐达成一致的过程。而今天,在一些正在兴起的长期趋势里,还是存在较大偏差,比如说在碳中和上。

 

第二,努力去赚市场定价偏差的钱

 

市场可能是会存在一定的定价偏差,尤其在一些带有周期性的行业中。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中国的企业特别是一些优秀企业,尽管处在周期性行业里,但是他们抗周期的能力在过去五年供给侧改革洗礼下是逐渐提升的,他们的全球竞争力在逐步提升,这也是我们捕捉投资机会的很好的方向。

 

第三,赚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钱。

 

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大家达成高度共识的黄金赛道,因为达成高度共识,所以估值区间相对稳定,如果这个行业基本面没有发生特别大变化,就很可能赚到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钱。

 

二是估值特别低的行业,如果估值没有进一步收缩的空间,上市公司的业绩还能够如期地释放和增长,你也能够赚得到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钱。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承诺,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评测,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请在进行投资决策前,务必仔细阅读基金的法律文件(招募说明书、基金合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