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看待2020年的市场?
张迎军:
2020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美国经济基本面创出了二战之后的最低点,但美股却走出V型反转。与此同时,中国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市场走的也比想象强很多。2020年市场最大的挑战来自于投资者该如何理解股票定价最核心的因素,这是今年做好A股投资或者做好股票投资最为重要的一点。很多投资者把经济基本面放在分析框架的第一要素,而我在2015年之后便有所改观,我认为在其上层有一个更大的要素——资产配置在发挥更大的作用。经济基本面在中长周期中非常重要,但在相对短周期里不是第一要素,在今年市场中表现尤为充分。对股票定价最核心的因素的认知不同,也是导致很多基金经理业绩出现很大差异的重要原因。
2、什么因素导致了资产配置转向股票市场?
张迎军:
大类资产配置实际上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视角,一个是境内资产的再配置,一个是境外资产的境内配置。从2019年开始这两个视角对权益来说都是明显的净流入,原因如下:
第一,人类的经济史上从未有过如此长期的低利率,低利率压低了贴现率,抬高了一些稳定增长的公司的估值。
第二,长周期,资金的机会成本降低。比如印度股市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走出了一个十年上涨行情,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印度股市对外开放程度较高(30%多机构投资者,20%外资)。外资持续流入 A 股是长期趋势,目前央行取消 QFII/RQFII 额度更是重大利好。
3、为什么外资持续流入高速增长的新兴市场并买入龙头?
张迎军:
其一,十年来的低利率环境下创造的海量货币要寻找投资方向。最典型可以看挪威、日本养老金配置的权益比重。
其二,机会成本很低,所以可以用更长的周期看待投资,周期越长能给出的确定性越高。印度过去十年的GDP的增长跟中国大致相当,都是在7%到8%,骨干行业增长在10%到12%,骨干行业龙头公司增长20%以上。如果用十年期的周期来给一个股票做估值贴现,选择这些骨干行业的龙头公司投资,长期估值的空间就会非常的高。今天的中国也是如此。
4、就外资流入新兴市场并买入龙头而言,中国走到了哪个阶段?
张迎军:
股价推升就两个因素,一是业绩增长,二是估值的提升。假设一个十年的好股票,前三年已经涨了十年涨幅的70%,后三年涨十年涨幅的30%。可能前三年随着市场对公司价值的认知,把估值推到了长期合理估值的位置,估值的提升在这一阶段就会告一段落,剩下的就是赚业绩的钱。中国的核心资产经过2016-2020年,多数已经完成第一阶段。但是从投资的角度,这并不是把风险加大了?恰恰相反,它们未来的投资风险相对来说“缩小”了。因为它们的估值中枢变得更为稳定。
5、怎么看待近期市场?
张迎军:
业内知名首席策略分析师提出7、8月份是科技股较好的买点,我认为这个结论是对的,但是低点会更早一些。今年市场最重要的是要具备大类资产视角,往后看,市场会走出2019年6月份之后到2020年1月份的走势,指数还有向上空间。
如果没有公共卫生事件,我认为库存周期在起作用,2020年大部分时间上证综指会在3000点上方400点震荡,其最大利好是大类资产配置。但受到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2020年前三季度大量时间指数可能会箱体震荡,第四季度大概率往上,上行空间取决于GDP等最为重要的变数。
6、为什么今年不会走出单边下跌市场?
张迎军:
中国没有流动性风险;
GDP是环比改善的,业绩趋势是环比往上的。
回顾一下A股过去十年时间里的三次单边下跌,其中两次是一定有货币的紧缩。08年A股市场的大跌则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6000点跌到3000点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从3000点到1600点的阶段,大家可以认为这是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对A股市场造成的冲击,而且18年也受到资管新规的影响。
7、为什么看好今年市场,并认为第四季度大概率往上?
张迎军:
第一,中国政府本轮政策的出发点是正确的,相对于美国的大放水,中国守住底线,搞新基建、海南自贸区改革等更有利于长期发展;
第二,今年中国在G7中可能是唯一的GDP正增长国家,在G20里面也可能是唯一GDP正增长的国家(印度二季度经济可能会非常差,4月份PMI达到个位数历史最低),中国可能成为全球资金避风港,可以看到5月以来北上资金在快速回流。
8、之前涨幅比较好的消费、医药目前的估值偏高,后续还有上涨空间吗?
张迎军:
估值是一个动态指标。目前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长周期价值股票作为组合的核心资产,不要轻易下车。因为长周期价值股票目前看来非常稀缺。因为从长期角度,选择五年还是十年来贴现,区别非常大。
我个人认为,这两个板块后续可能涨幅减缓,但没有太大的下跌空间。目前医疗服务行业最为景气,消费次之。这些我觉得是现阶段市场稀缺的核心资产。此外,市场上受到疫情冲击和干扰的板块,调整结束后会有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
本材料未经博道基金事先书面同意,不得更改、传送复印、复制或派发此报告的全部或任何部分。本材料所载的资料、工具及内容只提供给阁下作参考之用,不应被视为销售或购买或认购任何证券或其它金融产品、票据的要约。本材料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博道认为可靠,但博道并不担保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材料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博道基金于最初发布此内容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未经通知而调整。本材料所述观点可能不符合阁下特定的投资目标或投资需求,阁下并不能仅依赖此材料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因使用此报告或其内容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博道不承担任何责任。博道基金郑重提醒您注意投资风险,敬请认真阅读具体产品的相关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等级,做好风险测评,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
本材料如有引用外部机构数据或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公司将善尽合理努力尊重原作版权并注明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